下一代ADC,在哪里下注?
10月,翰森制药将自研的靶向CDH17的ADC药物海外权益授权给罗氏。这一消化道肿瘤靶点也是今年AACR大会的大热门,10余款相关ADC药物在大会上亮相,中国药企就占9个。
10月,翰森制药将自研的靶向CDH17的ADC药物海外权益授权给罗氏。这一消化道肿瘤靶点也是今年AACR大会的大热门,10余款相关ADC药物在大会上亮相,中国药企就占9个。
近辉瑞与诺和诺德对Metsera的竞购战尘埃落定。辉瑞最终以近100亿美元的交易对价成功完成收购,而诺和诺德则因潜在的反垄断审查风险过高而黯然出局。这场远超初始报价的激烈争夺,不仅是一起商业事件,更清晰地揭示了全球创新药研发进入了一场关于未来技术主导权的“战略
“Man姐被踢出MNC那天,微博热搜爆了三次——第一次是#佘诗曼演技杀疯了#,第二次是#张家妍黑化#,第三次,是#真相在线500万用户#。
药石科技10月31日发布公告,在公司回答调研者提问时表示,公司在MNC客户拓展方面取得显著进展,前三个季度来自MNC的收入5.14亿元,同比增长68%,营收占比提升至36%。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:1)全球化团队建设:欧洲业务发展(BD)团队已组建5人规
消息面上,当地时间10月30日,辉瑞公司正式在Clinicaltrials.gov网站上登记启动了三生制药及三生国健旗下PD-1/VEGF双特异性抗体SSGJ-707(PF-08634404)的两项全球多中心三期临床试验,分别针对非小细胞肺癌和结直肠癌的一线治
2024年,创新药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。2025年,政府工作报告更进一步,从行业、资金、发展方向等各个维度给出具体指示和定调。更关键的一点,提出2025年将发布医保丙类目录,这意味着创新药增量支付时代已呼之欲出。
2025年10月30日,药石科技(300725.SZ)召开2025年三季度业绩说明会,本次会议由平安证券、国泰海通证券、国盛证券等7家券商联合主持,吸引70余名投资者线上参与。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陈志红、财务负责人吴娟娟、董事会秘书余善宝等管理层就三季度业绩表现、
通过练就自身实力,增强全球研发、生产、销售能力,中国制药公司最终实现从授权转让管线的积极“出海”,到“无需主动BD”的华丽进阶,在全球医药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。这是10月29日第十四次珠海横琴“头脑风暴”活动的一个新观点。
根据股权穿透显示,朱义共持有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72.22%的股权,按照最新收盘价格计算,其持有股份市值达到了1025亿元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一轮的上涨,也让朱义成为了四川新首富。
当今年6月,百利天恒创始人朱义表示,公司未来将成为入门级MNC时,可能听者还有一丝惊讶。直到最近2.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确认,以及2025 ESMO年会再次读出炸裂的
10月22日,武田和信达宣布了这笔总额114亿美元的合作:涵盖三款处于不同阶段的药物:PD-1/IL-2双抗 IBI363 由信达与武田共同开发,并计划在美国共同商业化,现处于全球Ⅲ期临床;CLDN18.2 ADC IBI343 在中国和日本进行Ⅲ期注册试验,
中国创新药BD出海已经占据全球市场的一半。据医药魔方、华泰研究,2025年以来(截至8月27日),全球创新药达成BD交易数量540项,披露总金额达1634.10亿美元,其中国产创新药达成license out交易数量83项(2024年全年92项),披露总金额达
10月22日,国内PD-1“四小龙”之一的信达生物,公告与日本药企武田制药达成全球战略合作。信达生物将获得12亿美元首付款,含1亿美元战略股权投资,潜在里程碑付款最高102亿美元。
10月22日早上9点开盘前,信达生物(01801.HK)的一则重磅公告震动了整个创新药市场,信达生物宣布将与武田制药达成重磅全球战略合作,共同加速推进信达生物新一代肿瘤免疫(IO)与抗体偶联药物(ADC)疗法的全球开发,打造颠覆性癌症治疗方案,造福全球患者。
10月16-17日,仅两天内,国内市场一口气落地至少5单创新药BD,合计首付款超2亿美元,潜在总金额42.66亿美元,涵盖自免、眼科、肿瘤,药物形式聚焦双抗、CAR-T、ADC等前沿领域,转让大多面向欧美市场,涉及罗氏、Kite Pharma等知名跨国企业及大
在2025 ESMO年会上,公司全球首创(First-in-class)、新概念(New concept)且唯一进入 III 期临床试验阶段的 EGFR×HER3双抗ADC iza-bren首个注册III期临床研究结果入选大会最高荣誉环节——Late-brea
10月9日,诺和诺德突然宣布重磅交易,以52亿美元收购Akero Therapeutics公司,获得后者后者研发的FGF21类似物Efruxifermin。这是一款每周注射一次的治疗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(MASH)的创新药物,目前已经进入到临床III期。
在榜单揭晓前,复星医药公布了2025年半年报,创新药品收入稳健增长,超43亿元,同比增长14.26%;此外,2025年上半年,复星医药实现海外收入54.78亿元,占营收比重为28.07%。
很多人说这两个月创新药板块的调整,和近两个月没有再出现首付款几亿美元的大额BD有关。嗯,这是现实情况。包括现在的MNC也都在观望,5亿美元的deal再出现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。这个别说我们,那些正在到处递名片的BD们也不知道。
一款尚未上市的抗癌新药,撬动百利天恒(688506.SH)千亿市值,实控人朱义直登四川首富。9月29日,公司第三次递交港交所主板招股书,保荐机构为高盛等。